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和致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賀信
發布時間:2022-06-09
6月8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和致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的賀信,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和在遼寧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貫徹落實工作。省委書記張國清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深刻認識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進一步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會議指出,遼寧是文化大省,擁有豐富的史前文化,遼西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文明化進程的重要區域,紅山文化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特征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入推進以紅山文化為重點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做好研究選題設計,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追溯文明起源早期跡象,切實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為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貢獻遼寧力量。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要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文物展覽、文化交流,充分展示遼寧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講好中華文明故事,講好遼寧故事。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入闡釋遼寧“六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各級領導干部要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注重人才團隊建設,為歷史和考古工作者開展研究、學習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的高度重視,是對遼寧更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政治責任,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要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持項目化推進,持續扎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要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之以恒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扎實推進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實施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更多生態體驗場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遼寧。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身體力行、真抓實干,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抓好法治環境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遼寧全面振興新局面。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做好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各項工作。要樹牢強基導向,推動力量下沉,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在基層落實落地。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