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政府工作報告

方城縣人民政府 關于2019年度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落實情況總 結 報 告

發布時間:2020-04-15



 

方城縣人民政府

關于2019年度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落實情況總   


2019年,方城縣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直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堅持質量興農、質量興糧,有效增強了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實現了全縣糧食產量穩中有增、市場穩定、供需良好、持續安全的整體目標,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順利完成,全年糧食產量突破14億斤,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F將2019年度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核工作開展情況

自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工作開展以來,縣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認真落實工作要求,主持研究糧食安全工作,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推廣支持力度,培育糧食支柱產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圓滿完成了2019年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任務。根據南陽市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認真開展2019年度南陽市糧食安全縣(區)長責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宛糧安考核〔20192號)要求,自評得分100分。

二、主要成效

(一)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1.牢守耕地紅線。加大增減掛鉤和補充耕地項目實施力度,堅持“保護優先、銜接有序、統籌兼顧、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則,實現耕地面積191.3萬畝,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超市定目標。

2.加大農業投入。實施總投資3592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和總投資8100萬元的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田間工程項目,新建、維修機井484眼,新增旱澇保收面積5.6萬畝;投資5267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千村萬塘整治等項目,有效緩解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使用補貼資金2881萬元,對農民購置秸稈粉碎還田、小麥免耕播種機、秸稈打捆機給予補貼,錄入各類補貼機具2645臺(件),受益農戶1794戶,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全縣現代農業發展。

3.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推行復式作業技術模式,探索全程機械化路徑,全縣農機總動力達147萬千瓦,同比增加2.5%;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2%;拖拉機擁有量達到81573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12421臺,同比增加738臺,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達到2357臺,同比增加59臺,花生收獲機械達到2305臺,同比增加205臺。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花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99.6%、97%、88%,成功創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全國示范縣。

4.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一是大力推廣新機具。結合國家補貼政策,大力推廣新型、大型、復式、高效環保作業機具,突出綠色生態導向,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二是大力推廣新技術。圍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的實施,成立了由農機、農業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負責農機化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和技術指導,建立專家與基層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對口幫扶制度。三是推廣優良品種。新建千畝連片小麥種子繁育基地4.2萬畝,繁育小麥品種11個、1720萬公斤,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任務。四是實施機械化深耕深松。完成深松整地13.8萬畝,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五是推廣先進播種技術。小麥推廣大型機械種肥異位同播、寬幅播種機械防纏繞免耕溝播,玉米推廣了種肥異位同播。六是加強節水灌溉。大面積應用機械化卷盤自走式灌溉、管道噴灌等節水技術。七是強化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普及了機械化減量噴施農藥技術。

5.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堅持質量和數量并舉,規范和創新并舉,以規范化建設為重心,推動合作社全面發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262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11家,市級示范社20家。2019年,全縣累計發展家庭農場828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8家。

6.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一是持續深入開展“百人包百村”科技服務行動。組織專家和科技人員深入一線,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創建農業經營主體科技服務平臺,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示范引領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通過深化組織服務,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含量。三是加強農資服務與現場監督。建立健全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始終保持農資監管高壓態勢,確保農資市場環境持續凈化;做好投訴舉報和信息服務,維護農民利益,保證糧食生產安全。四是大力開展技術培訓。通過現場培訓、以會代訓、田間地頭講解、進村入戶、科技趕集、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班10余個,骨干型人員培訓1000人次,農技推廣專業人員800人次,開展各類技術咨詢50多場次,受訓農民6000余人次,印發資料2萬余份。推廣普及應用機械化新技術,對農業大戶進行新技術推廣應用培訓,電視臺、廣播電臺在農作物生長關鍵期加大宣傳報導,農業新技術推廣實現家喻戶曉。

(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及時準確發放補貼資金。一是共爭取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033萬元、省累加補貼資金156萬元,嚴格按照“陽光、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流程,確保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嚴格按照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流程,對公示無異議的農戶發放補貼資金1.73億元,圓滿完成了2019年補貼發放任務,確保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三)做好地方糧儲備

及時建立健全縣級儲備糧管理制度,與國家托市糧安全管理同部署、同檢查。足額撥付儲備糧貸款利息和費用,并加強對儲備企業日常管理。目前,全縣存糧53萬噸(包括8500噸地儲糧),全部做到了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糧食安全,“一符四無”糧油率達98%以上,有效貫徹落實了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

(四)加快糧食流通能力建設

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和糧油質量檢測中心項目已建成,有效推動了我縣“中國好糧油”行動方案的實施,為打造“方城好糧油”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大力開展愛糧節糧宣傳

“世界糧食日”為平臺,圍繞“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建設糧食產業強國”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篇電視講話、一條街宣傳、一個啟動儀式、一項簽名活動的“四個一”愛糧節糧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提高了全社會愛糧、節糧意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新型經營主體種糧積極性不高。

一是部分種糧大戶承包的土地比較分散,不便于生產和管理,大部分沒有和群眾簽訂正規的土地流轉承包合同,造成租金不穩定,經營者規劃趕不上變化。二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增長過快,增加了種糧大戶的生產成本。三是農業機械化程度低,雇用人工成本較高。四是影響糧食產量因素較多,風險大,農業保險體系仍不完善,防范自然風險能力較弱。五是種糧大戶信貸融資難,直接影響種糧大戶擴大生產規模。

糧食企業庫存高位運行。

一是受中央及地方對農民種糧政策性鼓勵引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減,面積不減,收購量、儲存量大。二是現有儲糧倉庫大部分陳舊老化,庫點分散,單倉容量小,且現代化智能化倉庫少。三是民營企業產銷合作形式單一,地方糧食加工企業消化手段滯后。

四、整改措施

一是加大對服務農業技術推廣的投入力度,健全適合我縣農業發展的服務體。二是引導農民種植適銷對路的高效優質品種。三是實行休耕輪作制度,減少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產總產量。四是鼓勵糧食加工企業就地消化庫存糧食,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糧食流通看得見、摸得著。五是保障糧食儲存安全。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糧安工程、糧食產后服務項目、標準化糧食儲備庫項目建設為重點,推進結構完整、功能齊全、安全穩定、信息共享、多級聯動的覆蓋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的糧食倉儲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使倉儲管理由單一轉技術集成,通過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全面提升糧食倉儲水平,確保糧食安全首長責任制貫徹落實。


主辦:方城縣宣傳網絡管理中心 地址:方城縣鳳瑞路266號 站點地圖

網站標識碼:4113220001 備案號:豫ICP備2021023589號-1 豫公網安備 41132202000006號

郵編:473200   舉報電話: 0377-67266959      舉報郵箱:fcxgov@126.com
性生潮久久久不久久久久|免费看黄网站免费网站|亚洲人av成片在线|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