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方城縣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植此新綠 共樹青山”新聞發布會,縣林業局負責同志介紹全縣造林綠化暨“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方城縣圍繞建設生態強縣和森林方城的目標,以加快推進林長制為重要抓手,重抓林業項目,大力造林綠化,厚植生態底色,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生態惠民顯著增強。

提高站位,加強領導。方城縣把造林綠化工作納入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高質量建設生態強縣的戰略目標中去謀劃實施,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為主任的高規格綠化委員會,研究制定造林綠化方案和財政支持政策,并多次深入造林一線,現場指揮、督辦協調重點造林項目土地流轉、造林施工等。 抓住關鍵,保證質量。方城縣將造林綠化任務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落實到圖、表、卡上,嚴把規劃落實、樹種選擇、苗木規格、整地挖穴、栽植澆水、檢查驗收等關鍵環節,強化質量管理,打造精品亮點。每年縣鄉組織春冬兩次義務植樹活動,落實造林任務,緊扣時間節點,扎實高效推進。 創新機制,激發活力。國儲林項目嚴格落實“造林一體、管護一體、撫育一體”,有效保障苗木調運、整地栽植、撫育管護。在石漠化治理在上級項目補助的基礎上,縣財政每畝再補助400元,極大調動了造林的積極性。采取“植苗+直播”,宜植則植、宜播則播,優先發展油桐、橡子等本地適生樹種。鼓勵企業、大戶投資,拓寬融資渠道,最大限度撬動各類資本參與林業建設。 強化督查,嚴格獎懲。造林綠化納入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評內容,成立專項考核組,對各鄉鎮(街道)國儲林項目、石漠化治理、農田林網、縣鄉道路綠化、村莊綠化、示范帶綠化、重點村綠化等重點項目造林,實地督查整地、造林進度、栽植質量,先進的鄉鎮(街道)作典型發言并給予資金獎勵,落后的鄉鎮(街道)作表態發言并給予經濟處罰,確保造林進度和質量。

近五年,方城縣大力實施山區生態林、農田林網、廊道綠化、鄉村綠化美化、特色經濟林、森林撫育“六大工程”,完成營造林49.75萬畝,其中造林18.15萬畝,森林撫育31.6萬畝。實施重點項目造林國儲林4.5萬畝、石漠化治理6600畝,建成望花湖萬畝國儲林基地、趙河券橋萬畝農田林網示范方以及其他鄉鎮千畝以上國儲林精品片8處、500畝以上石漠化治理示范方3處等精品亮點工程。圍繞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建成趙河鎮棗莊、袁店回族鄉漢山等市級以上森林鄉村試點41個,探索建設森林特色小鎮7個。圍繞綠色惠民,發展以黃金梨、大白桃等為主的優質林果8.68萬畝,采取“林+N”模式,發展林藥、林菌、金蟬養殖等林下經濟18萬畝。 目前,全縣林地面積140.31萬畝,有林地123.9萬畝,森林覆蓋率32.5%,其中,經濟林面積達到23.5萬畝,形成優質林果生產基地20余處,特色經濟林產業村25個,生態觀光采摘園50余個。同時,嚴打涉林違法行為,嚴控森林病蟲害,嚴防森林火災,嚴護野生動植物,趙河省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通過省林業局驗收掛牌,全面推進林長制位居全市前列。(張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