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教育體育局 關于印發《方城縣2023年度教師培訓 工作規劃》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2-28
方城縣教育體育局文件
方教〔2023〕4號
方城縣教育體育局
關于印發《方城縣2023年度教師培訓
工作規劃》的通知
各鄉鎮(街道)中心學校、局直各學校(幼兒園),局相關股室、二級單位:
現將《方城縣2023年度教師培訓工作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學習,積極貫徹落實。
2023年2月27日
主辦單位:教師教育股 2023年2月27日印發 共印60份 |
方城縣2023年度教師培訓工作規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黨的二十大有關精神,按照省市關于教師培訓的相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提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根本,以提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為導向,組織實施以“強師德、提師能、鑄師魂”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和專業培訓,提高廣大教師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為我縣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攀升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標
以新時代教師素質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為導向,遵循教師成長規律,貼近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精準把握培訓需求,通過全員輪訓、分層分類培訓、校本研修等途徑,有效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切實提升全縣教師立德樹人的專業能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三、培訓項目
(一)師德師風專項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培訓內容:1.開展師德師風系列專題教育培訓活動。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學習。2.師德先進事跡報告。3.師德失范警示教育。
培訓形式:以校本研修形式開展。鄉鎮中心學校、局直學校集中培訓。
培訓時間:2023年暑期。
(二)新入職教師培訓
1.2020-2022年小學新入職教師培訓
參培人員及時間:
①2020-2022年新入職小學語文、數學教師各500人,共計1000人。上半年培訓6期,下半年培訓4期,培訓時間為2023年3月至6月、10月至11月。
②2020-2022年新入職小學英語教師100人,培訓時間為2023年12月。
培訓內容:1.師德師風教育;2.課標解讀、教育理論;3.學科教學理論與教學法、教學基本功;4.名師、課改標兵示范課、觀摩課;5.研課磨課。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每期6天,每周五、六、日三天為培訓日。培訓合格計50學時。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
培訓地點:縣教師進修學校。
2.2020-2022年初中新入職教師培訓
參培人員:2020-2022年初中新入職教師,約400人。
培訓時間:2023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
培訓內容:1.師德師風教育;2.課標解讀、教育理論;3.學科教學理論與教學法、教學基本功;4.名師、課改標兵示范課、觀摩課;5.研課磨課。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每期6天,周五、六、日三天為培訓日。培訓合格計50學時。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單位:縣基礎教研室。
培訓地點:縣教師進修學校、部分局直學校。
(三)“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
參培人員:小學語文教師100人、小學數學教師100人、初中語文教師50人,共計250人。分五期進行,每期50人。參培教師由部分鄉鎮選送。
培訓內容:①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思想解讀,傳統文化與師德養成;②通識研修;③名師微講座與示范課;④研課磨課;⑤成果展示;⑥總結提升。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分組研修與后期跟蹤相結合。共計8天,全部集中在所在鄉鎮中心校培訓。
培訓時間:2023年10月至12月。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
培訓地點:鄉鎮中心學校。
(四)初中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初中語文學科教師。
培訓內容:1.課標解讀;2.新課程理念;3.教材解讀與重難點分析;4.課堂教學案例研討;5。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探討;6.其它。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與分組研討相結合。
責任單位:縣基礎教研室。
培訓地點:縣教師進修學校、城區初中。
(五)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80名小學校長。
培訓內容:1.校長應具備的基本素養;2.校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3.校長辦學思想與辦學特色;4.學校核心競爭力與學校品牌建設;5.教師隊伍管理;6.學校財經紀律;7.傳統文化進校園。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和小組分散研修相結合。培訓合格者頒發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
培訓時間:2023年上半年。
責任股室:人事股。
培訓地點:待定。
(六)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訓
參培人員:教體局機關班子成員、股室負責人、二級單位負責人、鄉鎮(街道)中心學校校長、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校(園)長,共計約100人。
培訓內容:1.中國傳統文化與校長管理之道的發展;2.新時期學校管理對策;3.建立健全教學評價制度;4.生命與安全知識教育;5.領導力提升與管理創新;6.輿情分析與校園危機應對;7.教育信息化。
培訓形式:走出去,集中培訓與訪名校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下半年,具體時間待定。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股室(單位):人事股、縣教師進修學校。
培訓地點:待定。
(七)德育管理者及輔導員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中小學德育管理者及輔導員約60人。
培訓內容:1.《關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三美工程”的實施意見》解讀;2.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教育、德育的思想理論;3.法制教育;4.師德師風教育;5.學校德育管理。
培訓形式:走出去,集中培訓與觀摩學習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10月。
責任股室:德育辦。
培訓地點:待定。
(八)縣教師培訓師、教學名師、課改標兵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初中、小學教師培訓師、教學名師、課改標兵150人。
培訓內容:1.教育教學和學科發展前沿知識;2.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與方法;3.名師的成長與發展;4.校本研修的方法與策略;5.行之有效的聽評課方法與策略;6.觀摩學習;7.交流總結。
培訓形式:走出去,集中培訓與觀摩學習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4月。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縣基礎教研室。
培訓地點:待定。
(九)高中新高考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普通高中學校管理人員、各學科教師、教體局業務管理人員。
培訓內容:新高考政策解讀;新課標、新課程、新高考、新評價帶來的挑戰及有效應對措施;新高考先行地區實施新高考后的先進經驗與創新舉措;與新高考相適應的教育方法、課堂教學模式。
培訓形式: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一是到新高考先行先進地區考察學習。二是與鄭州名校結對幫扶,由鄭州名校對我縣高中教師分學科集中培訓,分階段選派優秀教師到鄭州名校跟崗研學。
培訓時間:2023年全年。
牽頭單位:縣基礎教研室。
責任單位:各普通高中。
培訓地點:待定。
(十)高中招復習備考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初高中畢業班學科教師。
培訓內容:學科試題分析與復習備考指導、高中招命題原則及命題動向。
培訓形式:分學科集中培訓。
培訓時間:2023年3月。
責任單位:縣基礎教研室。
培訓地點:各高中、城區初中。
(十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
參培人員:中小學、幼兒園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共計200人。
培訓內容: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念;2.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個案輔導;3.學校心理輔導原理與技能;4.教師個人心理健康內容。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與分組研修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上半年1期,下半年1期。
責任股室:基教股。
培訓地點:待定。
(十二)信息技術培訓
參培人員:全體教師、學校網絡管理員。
培訓內容: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教師備課、雙師課堂、作業活動、答疑輔導、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和家校交流等資源分類與檢索、平臺資源的應用、平臺的共建共享、學生自主學習及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來有效支撐“雙減”工作;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IPV6應用及管理。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暑期。
責任單位:電教館。
培訓地點:待定。
(十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
參培人員:初中七、八年級各學科教師。
培訓內容: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培訓形式:集中培訓。
培訓時間:2023年3月中旬—5月中旬。
責任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
培訓地點:縣教師進修學校。
(十四)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項目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部分骨干教師、骨干校園長、黨組織書記。
培訓內容:農村骨干教師能力提升、農村校園長領導力提升、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學科骨干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省級名師培訓培養、義務教育師資薄弱環節改善暨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普通高中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培養等。
培訓形式:省內外高校集中、縣內部分鄉校集中。
培訓時間:2023年9月-2024年1月。
項目實施:省項目辦。
(十五)暑期教師全員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班主任和學科專任教師。
培訓內容:師德師風、作風紀律、管理能力、教學技能。
培訓形式:縣、鄉、校三級共同組織、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培訓時間:2023年7月-8月。
牽頭股室:教師教育股。
責任股室(單位):局相關股室、二級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
培訓地點:縣教師進修學校、縣一高中、各鄉鎮(街道)中心學校、局直各學校。
(十六)校本研修培訓
參培人員: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培訓時間:2023年全年。
培訓內容及方法措施:由教師教育股牽頭,縣教師進修學校、基礎教研室指導下進行,集中和分散研修相結合。
1.各鄉鎮中心學校、局直各學校制定年度培訓方案,制定出量化考核細則,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組織領導,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規定學習內容(師德師風、政治理論、業務學習),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2.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計劃,設計個人培訓方案。一是讀書自學,選擇與自己學科有關的書籍,認真自學,完成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二是撰寫論文,每學年至少撰寫一篇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學論文;三是試題研究,每學期研究一定數量的本學科試題。四是新教材新課標研讀,集中和分散研修相結合,要有研修筆記。
3.開展校際培訓交流活動,與兄弟學校組織開展合作培訓活動,共享優質資源。
4.發揮骨干教師帶頭作用,師徒結隊傳幫帶,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5.扎實開展聽評課活動。校長帶頭聽評課,規定教師聽評課次數,避免只聽不評現象。
6.開展優質課比賽活動。按照市教育局十萬教師大比武的工作要求,鄉校每學期開展至少一次的優質課比賽活動,擇優參加縣市級比賽,把教師參與和獲獎情況納入量化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體局成立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黨組書記高中玉同志任組長,黨組成員張文濤同志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師教育股,李國良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各相關股室、二級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全縣教師培訓工作。各鄉校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承擔縣級培訓任務的股室、二級單位及各中心學校、局直學校要制定年度培訓方案,報教師教育股,經審核合格后組織實施。
(二)落實經費保障。根據教師培訓相關規定,縣級承擔的培訓,培訓費由縣級解決;學校承擔的培訓由學校從公用經費中解決。落實學校年度教師培訓經費不低于本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5%的政策,各學校要足額使用教師培訓經費。教體局對學校培訓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保障全部用于教師培訓,且納入對鄉校的量化考核。
(三)強化督導考核。教體局對培訓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培訓特色項目、教師成長典型案例和工作創新經驗,隨時對全縣各單位組織培訓情況進行通報。教體局制定中心學校、局直學校培訓工作量化考核細則,把培訓考核結果與學校年度綜合考核相結合,強化過程監督管理;各鄉校也要制定考核細則,將教師的培訓考核結果與評優表先、年度考核、職務職稱晉升掛鉤,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