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計劃
發布時間:2023-02-08
方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食品生產
日常監督檢查計劃
為扎實推進2023年食品生產環節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河南省食品生產風險分級監管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按照2023年度食品生產環節風險等級評定結果,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本計劃具體情況如下:
一、檢查重點
以高風險、敏感食品和消費量大的酒類、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大桶水等為重點品種,以風險高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單位,以保持發證條件、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批批檢驗及其他質量控制制度建立落實為重點內容,開展監督檢查。
二、監督檢查內容
(一)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內容
1.企業資質保持情況。檢查企業實際生產場所、產品范圍等與獲證內容是否一致;企業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產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的,是否按規定報告;食品生產許可證載明的企業名稱是否與營業執照一致。
2.企業進貨查驗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建立和保存進貨查驗記錄;對供貨者無法提供有效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業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標準自行檢驗或委托檢驗,并保存檢驗記錄;企業采購進口或其他需法定檢驗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向供貨者索取有效的檢驗檢疫證明;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各種購進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貯存、保管、領用出庫等記錄;企業是否使用回收食品作為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
3.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是否對廠區環境、生產場所和設施清潔衛生狀況保持良好并定期自查,保存自查記錄;企業是否定期對必備生產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記錄,同時是否建立和保存停產復產記錄及復產時生產設備、設施等安全控制記錄;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生產投料記錄;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生產加工過程關鍵控制點的控制記錄;企業生產現場,是否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現場人員是否進行衛生防護等。
4.企業出廠檢驗記錄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是否具備必備的檢驗設備;是否建立和保存出廠食品的原始檢驗數據和檢驗報告記錄;企業的檢驗人員是否具備相應能力;企業委托其他檢驗機構實施產品出廠檢驗的,是否檢查受委托檢驗機構資質,并簽訂委托檢驗合同;出廠檢驗項目與食品安全標準及有關規定的項目是否保持一致;企業是否按規定保存出廠檢驗留存樣品。
5.企業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采購不合格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處理記錄;是否建立和保存生產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記錄。
6.企業生產加工食品的標識標注情況。標識標注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具體產品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7718和GB28050等規定的事項。
7.企業建立和執行銷售臺帳情況。企業是否對銷售每批產品建立和保存銷售臺帳。
8.企業標準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情況。企業標準是否按規定到衛生部門進行備案;企業是否收集、記錄新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是否積極參加相關標準培訓,做好標準執行工作。
9.企業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對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責令召回的執行情況的記錄;企業是否主動收集企業內部發現的和國家發布的與企業相關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信息,并做出反應,同時應建立和保存相關記錄;企業是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企業是否定期檢查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如果發生食品安全事故,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處置食品安全事故的記錄。
10.企業從業人員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情況。企業是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制度,保存對直接接觸食品人員健康管理的相關記錄;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對從業人員的食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記錄。
11.企業委托加工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情況。受委托企業是否在獲得生產許可的產品品種范圍內與委托方約定委托加工協議,并到所在地食藥監管部門備案;委托加工食品包裝標識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12.企業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企業是否建立和保存對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記錄;是否建立和保存對消費者投訴采取的處理措施、處理結果記錄。
(二)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督檢查內容
1.使用的原輔料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相關標準的要求,從正規渠道采購,并索證索票,做好記錄,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原輔料或非食品用原輔料生產食品;
2.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2760《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及相應的標準和有關規定,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
3.應采取有效措施使原輔料、半成品與成品有效分離,并確保與食品接觸的設備、工具等表面清潔,防止交叉污染;
4.應按照確定的生產工藝程序進行食品生產,應采取有效控制食品熱處理時間和溫度的措施;
5.使用食品級的洗滌劑、消毒劑;
6.應定期將生產的食品委托具有食品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檢驗;
7.符合環保要求,不產生擾民因素。
三、檢查方式
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結合重點監管對象的確定等情況,按照風險程度和重要程度的高低,將企業(小作坊)劃分為不同的監管級別,并按照監管責任網格化、現場檢查標準化、監管行為痕跡化、工作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分別實施不同方式、不同頻次、不同內容的日常監管。
(一)日常監管措施
對企業和小作坊的日常監管措施主要包括日常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兩種。日常監督檢查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及《遼寧省食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具體要求》執行。檢查項目按《遼寧省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要點表》、《盤錦市食品生產小作坊日常監督檢查要點表》執行。日常監督檢查每年應覆蓋所有的檢查項目、覆蓋所有的企業(小作坊)。檢查時,對確定的各類重點監管對象,新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含延續換證、許可證變更,下同),以及重點問題涉及的指標項目應作為檢查重點。
四、檢查頻次
根據風險分級結果,確定企業(小作坊)監督檢查頻次。實現監管資源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
1、對風險等級為A、B級的企業,每年至少監督檢查1次。
2、對風險等級為C級的企業,每年至少監督檢查2次。
3、對風險等級為D級的企業,每年至少監督檢查3次。
五、時間安排
部署階段(2023年3月)。結合本地監管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格局。全面排查本轄區食品生產經營者底數,梳理在監督檢查、抽檢監測、案件查辦、投訴舉報、媒體曝光中反映出的問題線索;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嚴格自律。
組織實施階段(2023年4月-11月)。要結合本轄區日常監管實際,科學選擇工作切入點,聚焦容易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主體,排查風險隱患,解決突出問題。
方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