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券橋鎮舉辦首屆電商文化節暨電商創業園揭牌儀式
發布時間:2023-05-17
電商引領促發展,數字經濟助振興。2023年5月16日,在位于方城縣券橋鎮鳳凰城社區的電商創業園基地,鑼鼓鏗鏘,歌聲飛揚,該鎮在此隆重舉辦首屆電商文化節暨電商創業園揭牌儀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培育電商文化新理念,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拓寬產品銷售新渠道,讓電商為農業增收和企業增效插上騰飛的翅膀,助推券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此次首屆電商文化節由中共券橋鎮委員會、券橋鎮人民政府主辦,充分展示鄉村新風尚、農民新面貌、網絡新時代,推動電商創業園建設,加快網絡經濟發展,弘揚電商新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本屆電商文化節由券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馮霞主持,南陽市農信辦黨組成員韓書耿、南陽市氣象局副局長丁玉軍;方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宏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副縣長岳太斌,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馬金強、縣政府副縣長王橋、縣政協副主席董玉坤,社旗縣副縣長黃遠芳等出席電商文化節;方城縣委宣傳部、縣商務局、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縣農信社、縣氣象局、縣融媒體中心、縣旅游服務中心、縣電商協會等部門負責同志,券橋鎮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媒體記者、網絡達人和券橋鎮廣大干部群眾參加電商文化節。
電商文化節上,券橋鎮黨委書記李方致辭,方城縣政府副縣長王橋講話,企業代表和網絡達人代表發言,方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宏偉,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馬金強、縣政協副主席董玉坤和券橋鎮黨委書記李方共同為券橋鎮電商創業園揭牌;方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副縣長岳太斌宣布“方城縣券橋鎮首屆電商文化節開幕”。
近年來,券橋鎮黨委、政府聚焦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做優“一產”。高標準農田基本實現全覆蓋,為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高產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大棚蔬菜、特色林果、苗木花卉、紅色文旅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二是做強“二產”。鎮區、縣靜脈產業園、鎮創業園、村工業園“一區三園”工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南陽煜眾、南陽樺晟等“四上”企業先后入駐縣產業集聚區,南陽本草艾、兆民食品、三麗食品、瑞和德電子、弘威電子、細敏手套、匯森玩具、宏昇環保等相繼入駐“一區三園”。三是做旺“三產”。順豐、圓通、申通、韻達、中通等快遞業先后入駐鎮區并延伸到鄉村,天貓優品服務站等電商門店閃亮登場,萬眾購物中心、世紀紅等大型綜合超市進一步做大做強,餐飲服務、電子商務、家電銷售等實現較快增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券橋鎮黨委書記李方在致辭中說,時下直播帶貨、電子商務等新業態逐漸向農村地區延伸,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互聯網打通了產銷對接之路,電子商務像一根紅線,一端系著廣闊鄉村,一端連接巨大市場,促進了農副產品順暢地“走出去”,解決了土特產滯銷的難題,不僅讓優質農產品、工業品搭上了“數字快車”,“好收成”變成了“好收入”,“好產品”變成了“消費品”,同時也為越來越多胸懷抱負的年輕人、創業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李方介紹,2022年以來,我們先后到社旗縣、鎮平縣等縣外知名電商服務中心、電商產業園和電商企業調研學習,到全鎮企業和廣大群眾中深入走訪,于今春建成600余平方米的電商創業園,設立直播間3個,接待室、運營室、容納80人的培訓室各1個,按照“政府搭臺、市場運作、自主發展”的運營原則,初步開設香菇醬、棒棒糖、溫室蔬菜、羊肚菌、童裝等產品直播線,讓生產的產品變成暢銷品,讓種植的農作物變成農產品,打造券橋產業發展優質品牌,進一步推動全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李方表示,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縣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有社會各界朋友的熱心幫助,有創業園全體人員的精心運營,券橋鎮電商創業園必將成為網紅達人、企業家、廣大創業者的“歡樂谷”,成為產業深度融合和經濟高質量、高水平、大跨越轉型發展的“助推劑”,成為促進創業、穩定就業、改善民生的“新杠桿”。
方城縣政府副縣長王橋在講話中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電子商務協會,大力培訓電商直播人才,改造升級電商服務站點,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同時,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園區物流配套服務,發揮優質農產品優勢,整合一批有資質、有規模、有資源、有創新的本土企業品牌,做大做強本地優勢產業,提高行業知名度和品質認可度,拉動電商產品知名度和銷售額雙提升。目前,全縣已建成鄉鎮電商服務站15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350個,百信廣場、大裕城等新經濟商圈加快崛起,流量經濟、網絡經濟不斷壯大。2022年,全縣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27億元,同比增長17%,電子商務已成為加速激活方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王橋指出,近兩年來,券橋鎮主動擁抱直播浪潮,依托網紅基礎優勢,努力爭取政策,多方匯聚資源,積極搭建平臺,建成券橋鎮電商創業園。電商創業園的建立,將為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線上交易、物流配送等提供服務保障,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希望券橋鎮搶抓直播經濟發展新機遇,不斷做優服務,吸納更多網紅達人、企業家、創業者參與運營,將券橋電商創業園打造成為全縣電商示范園??h商務局等部門要指導好、服務好、支持好券橋鎮電商創業園發展,幫助其進一步規范運轉,使電商創業園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服務于政府、服務于社會。同時,希望參與券橋電商創業園運營的網紅達人、企業家、創業者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遵規守法,誠信經營,合作共贏,將券橋電商創業園作為放飛夢想、人生起航的重要平臺,當好全縣電子商務事業的排頭兵,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券橋產業發展、方城經濟騰飛貢獻力量。
“南陽兆民食品有限公司在縣、鎮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樹立‘吃虧是福、賺錢憑良心’的經營理念,大力弘揚‘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公司已研發出香菇醬、夾饃醬等30余種醬類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公司近百人從事電商銷售,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直播平臺銷售的產品已占總銷量的60%?!蹦详栒酌袷称酚邢薰究偨浝碇煺酌裨诎l言時說,“有黨的好政策做堅強后盾,在公司未來發展之路上,我們將大膽地干、大膽地闖,用足用活各種政策,用好網絡銷售電商平臺,把本土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優質、安全、綠色、美味的券橋食品加工品牌?!?/p>
“我們‘發發哥’團隊來自鄉村,成員基本上都是朝夕相處的鄰居、叔伯哥嫂。我們堅持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批判假惡丑,編排播發的段子都來源于日常生活,每個段子都圍繞一個中心話題,大家的參與度都非常高。目前團隊成員已發展到十多人,作品210篇,粉絲數量117.7萬,點贊量1468.5萬?!倍兑簟鞍l發哥”團隊負責人付松坡在發言時說,“作為家鄉券橋鎮的一名網絡達人,要大力宣傳方城和券橋,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方城和券橋,把家鄉的土特產、本土企業好產品通過網絡推薦出去,為家鄉電商事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img src="/public/uploads/images/20230517/1684287183955475.png" title="1684287183955475.png" alt="微信圖片_20230517092600.png"/>
電商創業園揭牌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首先參觀了電商創業園,觀看了《活力券橋》宣傳片,察看了創業園電商直播間和培訓室。之后,與會領導又參觀了網絡達人區、特色產品展示區、文藝團隊展示區,觀看了“大地歡歌”文藝演出。
在電商網絡達人區,有方城發發哥團隊、張三風團隊、張社長團隊、亞茹團隊、偉哥團隊、視頻號小宛裕團隊等網絡團隊,方城三姐、方城六哥、周周好物等網絡達人,還有來自鄭州、南陽、唐河、社旗、舞鋼等地的網絡團隊和網絡達人,集中展示網絡隊伍,支持和助力電商事業發展。
在特色產品展示區,兆民香菇醬、三麗棒棒糖、草廬蜂蜜、臘郎官麻椒雞、馮洼福鑫豆制品、原生態蔬菜、香艾制品、漢府養生酒、艾灸器具制品、匯森玩具、土山朱砂玉器、明成建材、弘泰塑膠等券橋眾多的農產品和工業品,方城燴面、伏牛七峰土特產、麥田啤酒等方城特色產品紛紛亮相,琳瑯滿目,吸引著人們駐足觀看。
在文藝團隊展示區,券橋鎮韓廟村旱船文化團、袁莊村絢彩廣場舞隊、沈營村龍騰舞獅團、高莊村金陽光文藝隊、河堰村曙光廣場舞隊,在鎮區寬敞的街道上競相表演,集中展示了券橋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文藝演出活動現場,來自市、縣、鎮的廣大文藝工作者為觀眾演出了豐富精彩的文藝節目。券橋鎮三間房村威風鼓舞隊表演的開場鼓《鼓之韻》,展現了券橋人民乘著網絡時代的東風昂揚奮發的精神風貌;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旋律激昂,蕩氣回腸,展現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激發人們深深的的愛國之情;歌舞《新時代唱起來》表達了券橋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幸福喜悅心情;曲藝三弘書《鬧嫁妝》展現了網絡時代對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影響,弘揚了新時代新風尚;由券橋鎮鳳凰城廣場舞隊表演的舞蹈《再唱洪湖水》,讓人們重溫紅色經典歌曲的美好旋律:舞蹈《五星紅旗飄起來》《領航》,表達了券橋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開創券橋美好明天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當天下午,券橋鎮又組織召開網絡達人座談會,聽取大家對做大做強電商產業、健全完善電商平臺、加強網絡直播培訓、搞好與企業對接溝通、發展跨境電商的意見和建議。大家認為,電商事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必將為帶動券橋和方城特色產品銷售、賦能產業振興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網絡達人們還在直播間進行了現場直播帶貨。
座談會之后,參加電商文化節的網絡達人們先后參觀了方城縣三麗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南陽兆民食品有限公司。
據悉,券橋鎮通過集中授課、鎮村現場教學、學員一對一強化指導等形式,累計舉辦電商培訓班11期,培訓1100余人次,建成鎮級電商站點1處、村級電商站點益農服務社26處,為全域電商網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技術保障。
文:陳新剛 耿融陽 圖:孫宇 宋曉紅 權兆陽 張平 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