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助力城市建設換擋提速
發布時間:2019-08-09
創新模式運用市場資本合作 項目支撐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方城縣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助力城市建設換擋提速
過去一年,面對城鎮化金融需求增多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方城縣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定繼續打硬戰的信心和決心,開拓“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和魄力,以防滑風險為底線,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撬動市場資本參與為動能,在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中做出頂層設計,大膽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釋放資本市場改革舉措,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設立PPP項目庫,增加PPP項目數量,擴大覆蓋面,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探索多元化的開發運營模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將達120億元,有效破解城市建設資金短缺瓶頸和難題,實現雙方合作、三方共贏,創造出“1+1>2”效果,致力打造山水園林城市,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精心規劃,設立ppp項目庫,高起點做好項目示范
潘河、三里河、甘江河、S103線城區段是城區的核心片區,是展示方城文化風貌的主窗口,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是項目實施的基礎和關鍵。一是精心規劃。聘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遠景規劃設計院、河南城建規劃勘測設計院精心編制了三河一廊修建性詳細規劃。項目規劃總面積11500畝,按照開放式4A級景區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其中潘河、三里河區域5300畝,以“七彩方城,絲語方城”為主題,整體布局為“三道四岸、四園多點”;甘江河、S103線區域總面積6200畝,以“絲路飄帶、詩畫甘江”為主題,總體布局為“一河、兩帶、四區、十八景”,彰顯地域文化特色。二是高標準設計。聘請中電建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和江蘇啟迪設計集團,負責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工程設計,目前,工程初步設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施工圖設計已經報省規劃設計研究院圖審中心進行審查。致力于打造集生態體驗、文化展示、生活休閑、戶外健身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廊道 三是設立市場化運作PPP項目庫。堅持“提質為民,提質惠民”,篩選民生工程、城市雙修等工程方城縣百城提質建設工作共謀劃項目 155 個,總投資 227 億元。2018年以來,已經開工項目70個,總投資71億元,已完成投資 52億元,竣工項目26個。其中,論證策劃了S328、S526公共道路工程、國儲林項目等PPP項目6個,總投資60.58億元,全部進入了財政部和省財政廳PPP項目預備庫;潘河三里河工程和甘江河S103線兩個項目已經進入財政部PPP管理庫,且完成了項目識別、項目準備全部資料,正在上傳項目采購階段資料。
二、嚴格程序,提升操作能力,為項目保駕護航
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是全縣第一個PPP項目,項目投資大,周期長,涉及利益主體多,風險分配與利益協調關系復雜,必須嚴格程序,引進市場化機制,依法依規推進。一是科學論證。項目實施單位縣住建局組織編制了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規劃、國土、水利等部門出具了審查意見,縣發改委、環保局依法批準了項目可研報告和環評報告。二是科學評價。縣發改委聘請南京卓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編制了該項目的PPP實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評價報告、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報告,通過了專家評審,縣財政局批準了該項目的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報告。三是科學決策。縣委于2017年11月6日召開常委會,縣政府于2017年11月召開常務會,研究決定該項目按照PPP模式進行融資、建設和運營??h人大常委會于2017年11月23日召開常委會,縣政府于2017年12月8召開常務會,批準了經專家評審通過的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項目PPP實施方案。四是公開公平。通過公開招標,優中選優,選擇以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為牽頭的聯合體為社會資本方,其中中原環保為融資方(控股方),中國電建北京勘測設計院為設計單位。五是嚴謹細致。縣政府組成談判小組,與中標社會資本方就項目PPP合同草案進行談判,縣財政局、發改委、法制辦出具了合同審核意見書,修改完善后的合同在規定媒體上進行了公示。2018年5月26日,與中標社會資本方簽訂了PPP項目合同,注冊成立了項目公司,規劃、住建部門依法辦事了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項目順利進入財政部和省財政廳PPP項目管理庫,目前已經進入執行階段。目前,已有三河一廊、S328和S526公共道路、國儲林共3個PPP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42.99億元。
三、創新模式,推動政企合作珠聯璧合,激發和釋放社會投資活力
項目建設的核心是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確保干一件成一件。方城縣創新模式,通過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各自優勢,加大實施力度,增加PPP項目數量、覆蓋面,提升項目層次,廣開融資渠道,推行多樣化的PPP模式,充分提高公共建設項目質量和效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一是項目融資。三河一廊項目工程建設投資17.6億元,采取PPP模式進行融資,以政府與社會資本方合股的形式,注入資本金,成立了項目公司,其中政府占股10%,通過與國開行、工商行等金融機構協調對接,融資額14億元,近期有望簽訂貸款合同。二是財政籌資。在項目融資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縣財政籌資5.5億元,保證三河一廊項目房屋、土地征遷工作正常進行。三是棚改融資。將三河一廊區域房屋征遷,打包成棚戶區改造項目,納入了省棚改臺賬,以南陽市投資集團為平臺,爭取國開行貸款17億元,目前已經到位3.5億元,其中1.5億元已經用于征遷工作,另外2億元已經到達南陽投資集團,正在辦理劃撥手續。
四、精心組織,統籌聯動,全面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高效推進
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共需拆遷房屋1500多戶、42萬平方米,征租地6000多畝,點多線長面廣,情況復雜,必須根據領域和項目特點,加大力度,明確政府和企業合作的主體權利義務,為項目順暢運營提供保障,讓社會資本獲得更多的底氣和動力,實現。雙方合作,三方共贏。一是加強領導。縣委、縣政府把三河一廊工程作為要辦的七件大事之一,擺到了突出位置,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總指揮長、主管縣長為辦公室主任的項目規劃建設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綜合保障、征遷、環境保障三個分指揮部,發改、住建、規劃、國土、財政、環保、水利、電業等部門全力配合。二是明確責任。土地、房屋征遷工作分五個戰區,分別由五位縣處級領導掛帥,項目所在地三鎮兩辦為征遷主體,抽調相關單位骨干力量,專職專責,明確任務,細化時間節點全力以赴搞好征遷工作。三是強化督查。房屋、土地征遷工作實行掛圖作戰,各征遷工作組每天統計進度,指揮部辦公室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縣領導多次帶領各征遷工作組負責同志現場督查指導征遷進度,召開點評會、推進會,各征遷工作組、三鎮兩辦明爭暗賽,比學趕超,有力地推動了征遷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已累計投資7億元,征收房屋767戶22萬平方米,完成征租地1300畝,龍泉、鳳瑞、陽城三個公園已經舉行了開工儀式,預計2020年全部建成投用,讓政企合作漸入佳境,步入“深水區”,開啟“收獲季”,將有力推動我縣城鎮化建設進程,為探索建立多渠道投入、多元化經營提供了新動能。